(资料图片)
近日,中断了一段时间的中美高层对华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美国国务卿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对这位拜登上任以来首位访华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中方的媒体报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为中美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尽力创造优质条件。然而,美国的一些知名媒体,却显然没有这样的格局,其对此次布林肯出访的相关评论,还是充满了美式霸权的居高临下,冷战色彩十足。
以大家熟悉的彭博社为例,其在最近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中表示,布林肯此行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中美关系增设“护栏”,中方必须“好好听一听布林肯的讲话”。其还提到,要正视并且承诺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巨大差距,中国解放军的“后发优势”不足以战胜美军。
不难看出,这篇评论文章充满了挑衅和威胁意味,一再强调美国的军事强权,并“警告”中国为美国利益让路,这些霸权主义言论不仅存在严重的事实错误,也是在破坏两国改善关系的软环境。
针对彭博社发表的这篇评论报道,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发言人华春莹迅速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和批评。她表示,倘若中美之间真的出现了意外的军事冲突,有且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国军队在反制不断逼近中国领土的美国军舰和军机,而不是美军反制靠近洛杉矶或者加州任何一处海岸的中国军舰和军机。还强调其应该读一读美国历史,看看在之前包括朝鲜等地发起的战争最后的结果。
华春莹的驳斥可以说是有理有力有节。首先就指出了彭博社这篇评论报道中存在的事实错误,不是中国军队到美国的家门口挑衅美国,而是美国军队频频在中国家门口进行挑衅。其次也反过来提醒美国,其在全世界多地发起的战争,最后的结果显然都谈不上理想,在朝鲜等战争中更是损失惨重,不要再打什么以武力仗势欺人的如意小算盘。
现在全球格局是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也是中国一向支持的发展理念。地球这么大,完全可以容得下多个国家共赢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持类似看法,如果美国国内一些媒体和政客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美国未来可能会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