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宝兴县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2023-06-21 12:00:35 来源:北纬网


【资料图】

本报讯开展非遗展演、加强非遗宣传、突出非遗保护……近年来,宝兴县因地制宜,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县形成“一盘棋”良好工作态势,创建质效不断提升。

在宝兴县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牦牛节民俗展演活动中,摆出“非遗文艺节目”“非遗美食”“非遗手工艺”等文化大餐,为各民族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在硗碛藏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举办以“做时代新人展嘉绒新姿”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上,展示面具制作等嘉绒文化特色,让非遗走进校园;在宝兴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内开展硗碛锅庄、竹编、石雕等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非遗走进景区,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景区内沉浸式感受非遗韵味。

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宝兴县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转载《走进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报道10余篇。

同时,联动内宣外宣网宣,构建多角度、广覆盖、高频率的大宣传格局,在城乡主要交通干线、公园广场、公共场所等区域,设置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目前,宝兴县编制了《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宝兴县)总体规划》,成功申报雅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成立穆坪贡砚、硗碛花腰带编制技艺等非遗工坊4个,建立硗碛多声部民歌、硗碛锅庄非遗传习所2个,培养非遗传承人63名,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此外,宝兴县还将非遗文化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嘉绒编织包、熊猫主题贡砚、藏香猪腿等非遗文创产品300余种,鼓励非遗工坊、传承人创新网店销售、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非遗文创产品,赋予非遗文化经济价值,助力非遗文化可持续传承。据统计,2022年以来,宝兴县线上非遗产品销售额达330余万元,进一步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下一步,宝兴县将积极围绕中心工作,理清思路、把握节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坚,一项一项完善、一项一项提升、一项一项过硬,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稳中有进。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郑旸

上一篇:

养老与医疗紧密结合 前海人寿举办第八届客服节首场走进医养体验活动 环球快资讯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